永久凍土在北極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核心作用。根據芬蘭地理學家協調的一項國際評論,永久凍土的融化將破壞建筑物和道路,在不久的將來導致數百億歐元的額外成本。
多年凍土廣泛存在于北極地區和山脈中,在青藏高原等地中國建材網cnprofit.com。建筑本身和氣候變暖都會導致永久凍土融化,進而威脅到現有的基礎設施和未來的建筑項目。
在涵蓋整個北半球多年凍土區的文獻綜述中,人們注意到受損結構在整個建筑存量中的比例從不到 10% 到高達 80% 不等。俄羅斯的損失份額最大,而在青藏高原和加拿大部分地區,損失約為 30%。
“根據已發表的研究,歐洲永久凍土區的破壞程度最低,例如阿爾卑斯山和斯瓦爾巴群島,”奧盧大學地理研究部的 Jan Hjort 教授說。

預測顯示損害增加和成本上升
當考慮到氣候變化引起的地面變暖時,當今多達 70% 的基礎設施位于風險區域?!按蠹s 500 個北極村莊和城市位于預計到本世紀中葉永久凍土融化的地區,”赫爾辛基大學生物地球氣候建模實驗室地球科學和地理系的 Miska Luoto 教授解釋說。
運輸和運輸基礎設施,如鐵路以及石油和天然氣管道,似乎處于最脆弱的位置。相對而言,基礎設施數量最多的是中亞山區的災區,那里的多年凍土溫度已經接近0攝氏度。
“我們必須考慮到,在這些地理上非常廣泛的分析中,不可能考慮到建筑和建筑物本身造成的‘熱負荷’,因此在本世紀末之前,這些威脅很容易在對建筑物的廣泛破壞中變得切實可見。 ”簡·霍特說。
到 2060 年,北極地區與永久凍土承載能力相關的基礎設施維護和維修成本可能達到 300 億歐元左右。僅在俄羅斯,成本就可能超過 200 億歐元。然而,估計被認為包含大量由數據引起的不確定性。米斯卡·洛托補充說:“中國廣泛的多年凍土區沒有相應的成本估算,這一事實也可以被視為一個缺點?!?/p>
關于更可持續未來的建議
審查還提出了嘗試為未來威脅做準備的方法。除了眾多現有的建筑技術解決方案之外,還需要更準確地預測永久凍土的未來變化。更詳細的數據和預測可以更好地調查危險地區和更詳細的成本估算。此外,研究人員、規劃者、建設者、決策者和永久凍土區其他參與者之間更好的對話被認為對于尋求更可持續的未來很重要。